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1 / 2)





  换装下来的火炮一股脑销售给北洋军后,陈安非常高兴的发现,换装的成本减去转手的收入后,北方军实际上只增加了六十多万两的额外支出,转手的收入就消化掉了换装的四分之三支出,拥有自己的军火工厂真是好,省一两银子也是好事呀。

  当然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消息。

  冯如在广州飞行表演结束,准备降落时,愕然发现降落跑道上出现两名幼儿在玩耍,紧急采取拉起再迫降方式的冯如失手了,飞机坠落在跑道一侧,冯如先生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就不治身亡。

  事后,突然出现在跑道上的两名幼儿也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冯如坠机事件犹如雾里看花,诡谲难辨,始终搞不清楚真实的原因。

  在上海各国代理人之间混得风生水起的尼森伯姆,却发来一个从洋人自己酒桌上听来的消息。日本人也正在积极发展航空工业,对中国快速兴起的飞机制造很是不喜。广东孙大炮的身边,到处都是所谓的日本人顾问,尤其是孙大炮几次赞赏冯如后,日本顾问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很快,冯如就出事了,南方的飞机制造就基本陷入了停滞。

  陈安摸摸鼻子,有些恍然了,既然南方有大量日本顾问会出事,那么北方日本顾问更多,应该也有类似的事情差不多呀。

  接到陈安的指示,情报司在北京的人员悄悄追踪了一下中央政府的飞机制造事业。

  情报司很快反馈回来消息,早在宣统二年,满清政府就曾令留日归来的刘佐成和李宝在北京南苑建厂制造飞机,甚至在宣统三年夏制成过一架试验飞机,可惜试飞时不知什么原因坠毁。

  陈安感兴趣了,日本人不喜欢的事情,他一定要去干干。

  情报司在北京的人员,秘密接触刘佐成和李宝,争取他们来阶州发展。尼森伯姆找到南方革命党,直截了当地提出用还在阶州大牢的黄钺,换取全部冯如遗留下来的技术资料。

  生活陷于贫困的刘佐成和李宝接受了邀请,携带家眷动身来到了阶州,看到绵延漫长的铁路线和巨大的钢厂,恍如做梦一般,这是经碧口上岸,初到阶州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几箱子的技术资料,也很快送到了阶州。

  满脸胡渣,眼神黯淡无光,神情萎靡的黄钺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繁华的碧口码头,有些蹒跚地走上了去上海的轮船,从此一去不再复返。

  民国元年过去了。

  第九十一章 一千万银元

  民国二年,新编练的十五个营正式入列,拥有二十九个营实力的北方军,按照北京中央政府在去年底颁布的军制改革方案,正式调整部队编制。

  但是因为不可能得到中央政府承认,陈安也不想让北京可以趁机插手甘肃事务,北方军的新编制干脆撇开了需要得到大总统授权才能获得的师一级编制。

  在以镇守地方为主要任务的背景下,北方军军务司正式发布命令,组建三个混成旅,镇守渭川道也就是秦州和阶州的秦阶混成旅,镇守泾原道也就是泾州和固州的泾原混成旅,镇守兰山道也就是兰州与河州的兰山混成旅。

  宁夏道暂时由二个步兵营镇守,待下半年新兵补充后,再行组建宁夏混成旅。

  每个混成旅下辖二个步兵团,共六个步兵营,混成旅直属一个75毫米山炮营和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全旅共八个营,近五千二百人。

  剩下的五个营中,驻守宁夏道二个营,转隶新成立的军法司总部一个营还要兼保卫兰州机器局和兰州陆军总医院的任务,转隶刚迁移到兰州的情报司总部一个营,最后一个营是直属大本营的122毫米榴弹炮营。

  北方军总司令陈安兼任秦阶混成旅指挥官,柳石任泾原混成旅指挥官,林玉山任兰山混成旅指挥官。

  真正的作战部队减少到三个混成旅加三个营,共二十七个营,一万七千五百多人。

  但北方军政府的真实战争潜力,远不是这么点人手。

  赵四担任总监的军务司下面还有驻守在北寨训练大营的十五个新兵营,虎子担任总监的军械司拥有脱胎于铁路警卫营的二个后勤输送营。柳石担任总监的军法司除了兰州总部的一个营,还有编制在军法司,却相对独立的陈家庄护卫营、北方集团护卫营。

  在碧口还有王洪巽任指挥官的水师一个营兵力,甚至陈安自己兼任总办的阶州武备学堂,在大规模扩编后,始终保持二个不满编的士官生营驻守在中寨训练大营,足足近千名北方军最精锐的士官生队伍。

  除了战斗兵员看上去略少于其他省份疯狂扩军的部队外,实际上即使北洋六镇全力来攻,估计要讨不了好去。

  彭英甲第一次向陈安提出了年度预算的概念。

  陈安拿着茶杯听了半天,愣是没有听懂,他来钱来得快,已经有点想不通还要量入而出的计划安排了。

  然后,挺着大肚子的林月儿无奈接过了北方军政府和甘肃布政司的协商事务。

  民国初年全国厘金收入不过三千六百万元,而甘肃仅九十万元,约占了全国的四十分之一,富庶省份浙江则有四百二十多万元,江苏更有五百七十多万元。

  光绪年间正常年份,全国岁入大约八千一百多万两银子,约合民国初年银元一亿一千多万元。甘肃岁入至今亦不足四百万银元,差的年份不足三百万元,也大约是全国的三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

  彭英甲根据阶州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推断,只要有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支撑,甘肃也可以在五年内赶上江浙一带的富庶程度,将岁入水平提高四倍以上,达到一千六百万元。

  至于所谓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任谁都知道彭英甲提出的肯定是铁路。但是这位北方军政府自己任命的甘肃布政使提出来的计划,让陈安差点被侃晕了。

  彭英甲提出从民国二年开始,每年在甘肃建设五百里以上的铁路线,连续五年左右,基本上可以建成从静宁到兰州,再经古浪到甘州,最后过玉门到安西的主干线。末了,彭布政使还意犹未尽地说,如果有余力,应该尽快在宁夏道建设千里铁路线,便于宁夏府的粮食运输,或者在西宁道建设千里铁路到星宿海,加强对青海一带的实际掌控。

  陈安拿着计划哭笑不得,虽然经过全力施工,盐关至秦州的铁路总算通车了,陇南铁路可以说是基本圆满了,但是秦州至静宁还有近四百里路呀。

  而且按照陇南铁路的施工情况来看,西北铁路建设每里需要投入二万三千多银元,要修完这五年新增铁路里程至少需要投入六千万银元。

  钱从哪里来?难道去北京国库抢钱吗?陈安无比郁闷,估计袁世凯看着空空如也的国库也在发牢骚吧。

  陈安知道,彭英甲是希望借助陇南铁路商股募集的形式,继续举债建设,毕竟年息一成五的收益,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但是陈安更加清楚的是,民力毕竟不是无穷的,陇南铁路公司募集商股,基本上已经吸收了绝大部分的甘肃民间游资,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而采取利转股方式,只可一不可再,大家都是要吃饭的,你不能年年拖着不分红,让股东先饿死吧。

  陇南铁路盐关至静宁段,至少需要三年不分红,这也让陇南铁路公司总股本超过了三千五百多万银元,今后每年的分红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占了六分之一强股份的北方集团,年收益虽然也达到八十七万多银元,但是对于其庞大的规模而言,只是毛毛雨了。

  陈安暮然又想起,和北京政府的协议里面,还有昭化到汉中的铁路线,是许可给北方集团进行商办了的,只是现在没钱去办呀。

  林月儿递过来的表格,更是让陈安彻底傻眼了。

  按照集团财务的计算,陈安要养活手上已有的将近五十一个营的老兵和新兵,每年至少需要四百一十多万银元,而为了给新兵武装起来和保证老兵五个基数的弹药,还至少投入六百多万银元。

  如果下半年还要继续征召十五个营的新兵,那么就还在人员饷银和装备供给上分别投入一百二十万银元和二百七十万银元。幸好陈安当年提出的每日消耗十颗子弹的荒唐建议,早已被终止,否则还更加不够。

  一句话,没有一千四百万银元扔进去,北方军根本动弹不了。

  而陈安沾沾自喜的军火收入,民国元年不过七百二十多万银元而已,要是今年也是如此水平,那么大半年过去后,就可以宣布北方军破产了。

  陈安原本的北方军政府执政方略中,军事行动都是依仗军火收入支撑的。单凭贫瘠的甘肃,是无力支持任何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