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你闺女挣钱了,买东西孝敬你来了!”寇老爷子一直对孙女嫁的远而耿耿于怀。这会儿看见了始作俑者,不说两句风凉话怎么能让自己痛快。

  “爸,你回来啦!”寇溪站起身来,走到寇德旺身边难掩激动:“爸,你吃饭了吗?我去给你热一热吧!”

  女儿难得乖巧懂事又贴心,这两句话把寇德旺哄的差点流出来一把心酸老泪。连忙说道:“吃过了,吃过了。”

  拉着女儿坐到炕上,事无巨细的问着她这段在婆家的日子。寇溪今天第三遍叙述自己最近的生活,什么好听捡什么说。还把自己叙述成一个刚入门就拿捏住了公婆的厉害小媳妇。

  一家四口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寇老爷子一拍脑门子趿拉着鞋去了仓房。取回来一包疑似白色爆米花的东西,寇溪见到那东西眼睛一亮:“阴米?”

  阴米,就是用水泡了十二个小时之后,上锅蒸熟但又没开始发黏的糯米。蒸完之后晒干,保证粒粒分开。寇老爷子最喜欢用阴米给寇溪做米花糖吃。

  “明天给你做点米花糖,平时要是饿了你就吃一口填补填补胃。”寇德旺最是了解供销社、物资局售货员的工作。

  “倒了节假日忙的连水都喝不上,我们单位有好多人就是这么饿出来的胃病。”寇德旺躺在热乎乎的炕上,乐呵呵的对女儿说道:“明天我也给自己放两天假,我去买两条鱼回来给你炖着吃。”

  “爸!”寇溪歪着头脑袋里有一个想法:“现在也有不少出来干个体的人,你说我爷做的米花糖能不能挣钱?”

  “那咋不能挣!”寇老爷子对自己很有自信:“我看你爸上回上买回来的,那是啥玩意啊。那就是大米花弄的,跟阴米根本就比不了。也不知道在哪儿整的糖浆,这块抹一下那块抹一下。”

  寇德旺猜出了女儿的想法:“闺女,咱家不缺那点钱。你爷岁数大了,熬不起!”

  寇溪笑着说道:“我就是随便一说,我要是有我爷这水平。我还上啥班儿啊,我天天跑出去推销米花糖去。一毛钱一块,不甜不脆不要钱啊!”

  她这一声吆喝,把家里的三个长辈全都逗笑了。

  寇德旺翻了个一身,乌青的眼底闪过一丝淡淡的忧愁。

  寇老爷子这边正在劝说寇溪:“你爸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个好工作,别朝三暮四瞎琢磨。这一个岗位好好干下去,就是好同志。”

  寇老太太也点头:“一个月八十块钱,你们两口子两个月工资就赶上农业社种地的一年的收成了。好好干,比个体户有出息!”

  寇溪笑而不语,此时此刻能够意识到国营企业走下坡路的人应该也只有像她父亲那样走在一线的人了吧。

  寇德旺眯着眼睛,装作微酣的模样嘟囔一句:“个体户也不错啊!”

  寇家两位长辈没听清,但是这句话寇溪却是听进了耳朵里。

  最多一年半,供销社就要集体大放假了。红旗镇政府会在那条最繁华的街道两侧盖两片商户。成立最原始的农贸市场,而那个农贸市场也将成为寇溪改变命运最好的地方!

  第二十二章讨好

  老人家觉少眠浅,四点多钟就醒了。寇老爷子先醒了,披着衣服坐起来侧脸看见寇溪挨着奶奶睡得一脸酣甜。

  不过一会儿,老太太也醒了。借着外头的光,看见老伴儿正在发呆。老太太压着声音问道:“怎么起来了?”

  “哎...睡不着啊!”寇老爷子看着寇溪,低声道:“也不知道在那头过得咋样?”

  “做了人家的媳妇儿,哪有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好啊。”寇老太太翻了个身,一脸慈爱的看着寇溪。

  “男人不在家里头,跟着婆婆妯娌一起过日子。她以前在家也没有干过什么活儿,受气是肯定的。”老太太叹息道:“那时候咱们刚结婚,你还在家给我撑腰呢,我也没少受气。”

  “我昨天就听出来了!”老爷子低声道:“一家好几口子,差她一口饭么?她支支吾吾的我也知道,晚上下班回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哎.....”

  说到这个,老太太鼻子发酸:“要不接回来得了。”

  “那怎么行?结婚了的人天天住娘家,好说不好听啊!”老爷子叹息道:“这事儿不中啊!”

  “那咋办啊?”老太太有些着急,声音有些拔高:“总不能让她天天在那受气吧!”

  “给雅芝打电话,让她帮着看着。”老爷子低声:“这过日子就是这样,有困难解决困难呗。咱们家里头帮一把。你腌咸菜的时候带着她的那一份,昨天不是说要土豆干、茄子干么。你这两天就给她弄出来,别让她没饭吃。”

  “恩,我再给她蒸点干粮,等她走的时候让她带着。土豆干那些等晒好了,你领着德旺给她送去。顺便好好地点点霍大贵,别以为咱们老寇家好欺负!”老太太当年也是村里解放妇女做宣传的厉害人物。

  寇溪闭着眼睛装睡将这些话听在心里,只觉得胸口发酸发疼。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她的家人是这样疼爱她的。有机会重生,她定要给爷爷奶奶一个最好的晚年。

  过了一会儿寇溪醒了,笑着说去厨房做饭,孝敬两位老人家。老太太 有意想看看她现在的手艺,只是抱了一捆柴进来,默默的给她打下手。

  见到寇溪动作麻利,从碗柜里拿出之前剩下的高粱米饭。添了水放进锅里做高粱米粥,米粥上面放蒸架,架子上搁了几个苞米面大饼子。想了想又去菜园子里摘下来四根茄子。洗干净装了盘子放在苞米面大饼子旁边,准备一同蒸煮。

  寇家厨房有两口大锅,从前一口锅做饭一口锅熬猪食。这两年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养猪换了两只羊来养。自然那口大锅闲置下来,偶尔家里来客人也会用上那口大锅做饭。

  这会儿寇溪嘱咐奶奶:“添这一把就行了,我用这个锅炒个鸡蛋。”

  自家地里的大葱,自家养的小母鸡下的蛋。从前寇溪没出嫁的时候,家里每年就养了二十来只小母鸡。每天光是鸡蛋就能收一大笸箩,吃不了用不尽的。更不要说还有十几只小母鸭,下了鸭蛋都收起来腌咸鸭蛋,家里头鸡蛋鸭蛋一年都不断。

  寇溪熟练的拿出六七个鸡蛋,单手攥两只鸡蛋啪啪在锅边一磕,鸡蛋破壳蛋液丢进盆里。这边烧热锅,丢下一块猪油。寇溪一手拿盆一手拿着筷子,顺时针迅速的搅拌蛋液。待油六七分热,将那一盆蛋液丢进锅里翻炒。等到蛋液成固态状,她拿出铲子盛出来放在盆里。舀一块猪油化开,将大葱切大块丢进锅里。再倒进去鸡蛋,用小汤勺舀了一勺自制的大酱丢进去。葱爆蛋这滋味也就全了,盛出来一看绿油油的葱叶油汪汪的鸡蛋让人很有食欲。

  打开另一口锅盖,一股白白的热气冲向棚顶。寇溪捡了苞米面大饼子出来,又将那茄子蘸凉水撕成了条。寇老太太见寇溪及其麻利的将蒸茄条放在小铝盆中,放了醋、酱油、盐、蒜泥、辣椒油拌了拌。一手端着一小盆大饼子,一手端着凉拌茄条进了屋。

  再出来将高粱米粥与葱爆蛋端了进去,笑着招呼老太太:“奶奶别忘了拿碗筷!”

  却不知寇老太太背着她偷偷的抹眼泪,小声嘀咕道:“这才出去几天啊......”

  寇溪出嫁前在家里也不是没干过活儿的,一般都是她烧柴老太太做饭。平时穿个辣椒晒个菜干,絮棉花做被子这些她做的也不错。用钩针织毛衣,用缝纫机缝东西于她而言也不难。

  只不过家里农活从不沾手,独立做饭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寇老太太见寇溪这手法,堪比做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以为寇溪自打嫁了人之后就一直被婆婆*,背着娘家人不知道在婆家吃了多少苦。心里头不是滋味,眼泪止不住的流。

  男人们想的却没有这么多,寇溪端上的桌的饭菜很合口味。有干粮、有稀饭、有炒菜、有咸菜。寇德旺不由得点点头,心说女大十八变,寇溪嫁了人也懂事多了。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完饭,老太太吩咐儿子:“你把园子里的土豆子给我起出来。”又吩咐寇溪:“屋后还有四垄茄子,再不摘就都老了。你把茄子都摘了、还有几个老黄瓜你也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