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8节(1 / 2)





  羊城和县里,相差二十几小时的车,来回很不方便。

  虽然有学历有经验她不怕没工作,但现在多数都是分配的工作,她要是去了羊城,也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

  “这事以后再说了,等尧青稳定之后,我再过去那边找工作。”顾锦文笑道。

  谢辉看了一眼韩峰,“你到时候也要过去?”

  “提这个干什么?”韩峰笑道,“我要是过去你去不去?”

  谢辉长叹,没有接他的话,自顾道:“咱们这也挺好的啊,去羊城那么远,我去了几天我都觉得要发霉了。”

  韩峰沉吟,其实不去行的,就他们几人一直住在这里,孩子有空回来看看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过去。

  谢辉呆了一会就回去了,韩峰看着沈尧青弄了大半天还没弄好,索性就自己弄让他先去吃饭了。

  沈尧青进厨房拿了个小碗,把面分一半给兜兜,哄道:“宝宝吃饭,吃完爸爸还有礼物送给你。”

  “不吃。”兜兜一看到自己的碗,立刻就跑了,“不吃,不要。”

  沈尧青大腿一迈,直接伸手将她抱了回来,哄着道:“乖,给你买了小车车,爸爸一会带你坐车好不好?”

  兜兜小手捂着嘴,摇头。

  顾锦文从沈尧青的碗里拿了分了一点面出来,“你吃吧,我来喂她。”

  沈尧青道:“我还买了一个洗衣机,是寄过来的,估计晚上能到。”

  “咱们家洗衣机才没买多久。”顾锦文嘀咕道,“又浪费钱。”

  沈董青看着她,“娘来帮我们带孩子,又不愿意拿工资,我想来想去,把咱们这台旧的电视机和一台新的洗衣机送去顾家。”

  “这样大嫂他们应该是高兴的,就算以后娘再呆久一点,她们都没意见。”

  电视机还是好的,只是它是黑白的,再加上一台洗衣机送到顾家,想必顾家那三个嫂子应该没有意见。

  “而且当年我们结婚孙美花好像也没怎么给顾家彩礼。”沈尧青又接着道,“也算补偿一点,顾家也有面子。”

  顾锦文闻言不语,当初原主落水让沈尧青救了上来,顾老太太一咬牙就直接把她嫁了,可是孙美花并不喜欢原主,所以要结婚前,两家之间还闹了点不愉快。

  而且现在顾老太太帮忙带着兜兜也没跟顾锦文收工资,沈尧青现在都记着自己丈母娘的好呢。

  等沈尧青把面吃完,韩峰这边电视机弄好了,新的电视机十二寸,大概是天线好的原因,画面比原来的那台电视清晰很多,能看的台数也多,而且是彩色的。

  当晚洗衣机送到了军区大院。

  顾老太太一听说是送给顾家的,连连摆手,“那怎么行,这洗衣机也差不多六百块钱吧,太贵了,不能要。”

  她知道女婿好,可是哪能这样花钱呢?

  韩峰就道:“买都买了,难道我们这还能用两个?”

  “那我们就用旧的,新的给你们。”顾老太太道,“那电视不也这样吗?”

  “娘,我们还得要你带孩子。”沈尧青道,“到时候锦文要上班,我爹身子不好,家里的事多,还是想你留下来帮忙的。”

  顾老太太比韩峰大了十一岁,可身子比韩峰不知道好多少,现在还加个孩子在家里,有两个人在,他在外面也安心。

  “钱,我还在赚,而且我这是跟朋友拿的货的,也没市面上那么贵。”这个货他是跟着一批羽绒服一起带回来的,所以也没她想像那么贵。

  “对了,我还拿了几件衣服。”沈尧青说着,去自己的背包里把羽绒服拿了出来,“我穿过了,真的暖。”

  “我给你们每人都带了一件。”他将衣服都拿了出来。

  “羽绒服?”顾锦文从他手里接过东西,“这个东西好啊,放在咱们店里卖了吗?”

  沈尧青点点头,“还不错,很多老人家来买,真的保暖。”

  “我知道。”顾锦文当然知道这东西保暖了,这可是他们后世南方人抗冻的必备用品。

  顾老太太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孩子是真孝顺,但估计也是怕家里那三个哥哥嫂子有意见。

  “可你这送给顾家,没东西送给沈家怕是不好吧?”她又道。

  这石板村里也有六延村的人嫁过去,把东西一往他们那儿送,那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没事的,衣服我之前就寄了一些过去给他们。”沈尧青道,“洗衣机这些的话等我赚钱了以后再买。”

  想是这么想,不过这些家具什么时候买给沈家,他自己也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沈尧青就打了电话过去给顾家,然后借了车拉着电视机和洗衣机跟顾锦文和顾老太太一起回了石板村。

  石板村小路多,顾家三个哥哥就在小路边等,等到了人,几兄弟跟着一起把洗衣机和电视机抬回了家。

  顾家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装上电了,但这石板村里,除了支书家其他家就没有装过电视机,而支书家就连洗衣机都没有。

  现在一听说抬了个洗衣机过来,顾家门口挤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都想看看这东西是怎么洗衣服的。

  再一听说这洗衣机是沈尧青送了,都夸着说顾家生了个好女儿,顾家有个好女婿,幸亏当初没有离婚,不然顾家哪里买得起这两样东西?

  有人就问,沈家那边有没有,顾锦文就大大方方的回应了说以后再买,村里不少人也知道,那沈家的孙美花以前对顾锦文不怎么样,所以觉得这是沈家活该。

  等石板村那些看热闹的村民回家后,顾大哥就忙着问:“这东西放哪儿啊,放院子里不安全的吧?”

  “就放堂屋里。”顾大嫂道,“以后咱们出去得把门给锁了。”

  这村里的人是淳朴,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淳朴,这东西锁不好,就怕有人进来弄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