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姑姑,你回来啦!”几个小孩率先直接跑了过去,扯着两人裤腿说着伸手要糖,“姑姑给糖,我们就亲亲。”

  “哇,带了好多东西啊!”

  “姑姑真有钱!”

  “还有肉啊……”

  几个孩子盯着两人,又抱着两人的腿,热情似火,顾锦文赶忙从口袋里拿出几颗糖,“排队站好,每个人都有,不排队没有糖。”

  原本吵吵嚷嚷的五六个小孩,刷的一下散开排起队来。

  众人马上反应了过来,这个前段时间要闹离婚的小姑子,这会儿跟着她男人一起回来了。

  真是可喜可贺啊。

  “小妹,你回来了?”顾家大嫂忙起身笑着招呼,“怎么来之前没给个话呢?”

  顾锦文抽了抽嘴角,现在这时候电话又不普及,想通个话还得去支书部,她也记不住这边的电话,所以就直接这么过来了。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过来看看你们。”她将手里的糖一一发给孩子。

  “我去跟娘说说。”顾家二嫂立刻起身直接朝屋内走了进去。

  进了屋,她直接嚷嚷,“娘……锦文回来了,现在在院里呢。”

  顾老太太这会儿正收拾着自己的屋子,一听这话,立刻冲到堂屋,神色焦急对顾二嫂道:“快快,我原来那条绳子呢?快给我找出来!”

  顾二嫂看着她慌乱的样子,忙笑道:“娘,这回咱们不用演自杀了,锦文跟她男人一起来的,刚才进门还一起挽着手臂来着。”

  “好像是没闹离婚的样子啊。”

  顾老太太听着听这话也愣了一会,“他们两个一起来的?”

  顾二嫂点点头。

  顾老太太松了一口气,然后拍了拍胸口,看着顾二嫂道:“你刚才没把话说完,害我以为她又来闹离婚的事。”

  顾二嫂就指着外面说:“你去看看吧,今天尧青也一起来了。”

  顾老太太知道女婿来了,就忙吩咐着顾二嫂道:“你去弄点菜来。”

  说着又嘀咕着抱怨着自己的女儿,“怎么来了也不提前给个话,家里什么都没准备。”

  顾二嫂就道:“我看他们两个还带了很多东西呢,我去弄点青菜就好了。”

  顾老太太点头,两人就直接出了堂屋。

  院内,前些日子因为离不了婚满脸阴沉的女儿此时神彩奕奕,女婿在站在一边,眉目淡然,没有恼怒的表现。

  “你怎么来了?”顾老太太虽然心里欢喜,但还是得摆出谱儿来,要不然她以为离婚这事随随便便就能闹,“想通了?”

  顾锦文看着老太太神色不高兴,忙拉着沈尧青走上前,欣然一笑,“是啊,娘,以后我不离婚了。”

  “这不带尧青过来看你了嘛。”

  顾老太太鼻腔哼了两声,她虽然气,可这会见着两人一起来,气也消了大半,于是就道:“还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进来?”

  说着看着顾大嫂手里的帮忙拿着一大堆东西,又轻斥道:“来就来了,还这么多东西?不怕你婆婆不高兴?”

  顾锦文就忙道:“娘,我们现在分家了,家里的事尧青都让我做主,没事的。”

  顾老太太神色惊讶,转眼去看女婿,“你们分家了?”

  沈尧青点头,应和着:“我跟锦文谈好了,现在我们分了家,也决定好好过下去,所以今天就过来跟你们好好说。”

  顾老太太大喜,原本自己女儿嫁过去她就担心这么一点,女婿是好,可那个婆婆真是不敢恭维,现在终于分了家了。

  看着老太太发愣,顾家大嫂忙对几人道:“娘,咱们有事进屋说吧,别站在这。”

  顾老太太连连颔首,“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们开大锅做饭吧。”

  顾锦文也不说什么,直接拉着男人进屋。

  顾家的房子跟沈家的房子差不多大,都是中间堂屋,弄得很深,两边都是大房间,只是顾家的院子没沈家的那么大。

  现在是中午,日光正明亮着,门全打开着,整个屋子不比外面暗。

  顾锦文看了一圈,没发现顾家的男人,就问:“我哥他们呢?还有三嫂呢,都还上工吗?”

  顾家三兄弟,大哥性格温敦,早早就结了婚,现在最大的孩子也才比她小才五岁,大嫂跟大哥从小相识,夫妻关系很不错。

  二哥性子憨厚一些,像已经故去了顾老头,二嫂性子开朗,读过几年书,但后来也是因为伤了腿,现在走路有一点点跛。

  三哥性子有点暴燥,三嫂性子倒跟周芙有点像,温温软软的一个人,夫妻俩互补,日子虽然有些吵闹,但也没出什么大事。

  顾家的家庭氛围很融洽,顾老太太比孙美花好太多,原主身子不好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都相当要宠溺一些,所以也就造就了原主比较清冷的性子。

  “应该快回来吃午饭了。”顾老太太说着拿两个凳子拉着两人坐下,看着沈尧青问:“你们分家,你娘没闹吧?”

  沈尧青直接道:“有点闹的,但毕竟我们都结婚了,分家也是自然的,所以也就答应了。”

  “那就好。”顾老太太听着女婿说的话就相信了,“你看看家里还缺什么东西,我们能补的就补。”

  沈尧青很老实的回应:“除了房子,我们倒是不缺什么,不过娘你放心,钱我们慢慢赚,到时候很快也会有的。”

  顾老太太虽然说有点不满意这个事,但看在他主动提分家的事上,也不好说什么,“那你要早点申请宅基地,以后起房子的时候我们再看看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