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1 / 2)





  杨佩瑶接着先前的话头,侧身低声道:“娘,那个穿墨绿色花边……”话出口,想起旁边是顾夫人,赶紧解释,“伯母对不住,以为是我娘呢。”

  顾夫人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她多叫几声“娘”,轻拍下她的胳膊,“没事,都一样……绿衣裳的怎么了?”

  杨佩瑶低声道:“她是高敏君高小姐,我娘不认得她。”

  顾夫人仔细打量几眼,“哦”一声,“你不说我还真没看出来,化上妆不像了。”

  杨佩瑶笑笑,再没打扰她。

  换成中文台词之后,演员们的情绪更加饱满,情感的演绎更有张力,比原先的英文台词还要出色。

  杨佩瑶很快沉浸在剧情之中。

  顾夫人原本对这种话剧并没有什么兴趣,远不如听戏有韵味,只是碍于顾静怡的面子才过来。

  观看表演之余,时不时看一眼旁边专心致志的杨佩瑶。

  越看心里越欢喜。

  她连接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就巴望着能有个贴心小棉袄,最好是娇滴滴粉嫩嫩的,花骨朵一般的小姑娘。

  后来生出来顾静怡。

  顾静怡也好,但是她不粘人,宁可坐在旁边啃手指头,也不愿爬到她身边腻歪。

  长大之后更加独立,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自己很有主见。

  顾夫人为人母的乐趣顿时少了一半。

  可得知长子相中杨佩瑶之后,顾夫人心底的执念又被唤醒了。

  儿媳妇跟闺女没什么不同,况且闺女以后要嫁出去,儿媳妇却是要留在家里一辈子的。

  她就喜欢杨佩瑶白净乖巧的模样,还有她腮边的一对小梨涡,笑起来贴心贴肺的。

  尤其,刚才糯软清甜一声“娘”,喊得她从心里往外泛着蜜。

  杨佩瑶被剧情感动,并没有察觉顾夫人不时侧头看自己,自然也没有察觉到在剧场的角落里,有一双眼睛也痴痴地凝在她身上。。

  戏院里,边座算是相当不好的位置,尤其是第一排的边上,会被舞台两边的柱子挡住视线,只能看到舞台的一半,但是观察台底下的观众却非常方便。

  程先坤坐的就是第一排最靠边的座位。

  他的脚尚未完全好,走起路来虽然不瘸,但仍是疼。这几天都是贴着跌打损伤膏。

  按说,这样的情况应该少走动。

  但他按捺不住想要看到杨佩瑶的渴望。

  连续写过两封信不见有回音,程先坤心里忐忑不安,这几天翻来覆去地想自己信里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

  人其实最经不起思量。

  有些事情如果不去想,过去也就过去了。

  若是思量了,就好比多了个发酵的过程,以前的情形就好像电影胶片般,一幕幕重现在眼前。

  第一次在金梦见到杨佩瑶,她眼里还有几分怯,好奇地四下张望,漂亮得像个小仙女。

  程先坤对于夜总会里女孩的美貌总是心存疑惑。

  一是因为化妆,二是因为灯光。

  古早便有“灯下看美人”的说法,因为被柔和的灯光映着,再难看的人也会增添三分姿色。

  不是没人邀请杨佩瑶跳舞,可她都微笑着拒绝了,独自坐在桌边,恬静自如。

  程先坤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魅力,在她又一次拒绝了别人之后,走到她面前。

  事实证明,他很有女人缘。

  很明显她是第一次跳舞,举止拘谨,但聪颖,身体很柔软,只要他给她一个暗示,她就能领悟到。

  虽然不若跟熟手跳舞配合得那么和谐,却另有一番滋味。

  尤其她确实漂亮,眉眼精致如画,白净的肌肤好像细瓷般滑腻。

  而且还是中学生,杭城最有名的武陵高中的学生。

  程先坤毫不犹豫地把她列为自己下一个狩猎的目标,在日历上重重标记了武陵高中校庆的日子。

  到了那天,他主动请缨去拍照。

  报社主编是他姨父,凡他所求无有不应。

  以往报纸上每有空白处,就会用他写的一些小随笔充数。

  自然,他的文笔和品味完全过得去。

  在武陵高中,他找了两圈才看到她,穿件普通的学生旗袍,站在柳树下,清新脱俗,比在夜晚的灯光下更加漂亮而且稚嫩。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她的好感,又顺理成章地定下约会。

  冲洗相片的时候,他真正是诧异了。

  几乎每一帧都那么美,不是人工雕琢刻意摆出来的美,而是浑然天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