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喜从天降





  而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货源被人把持着,必须要帮着卖货给他们的人做事,所以当郭嘉提出来,要传颂李琛的功德的时候,郑先就想到了利用货郎的嘴,来做这件事。

  于是郑先就编了几首童谣,交给赵博,让赵博通过货郎网络,在李琛辖地之中,四处传颂李琛的功德,让乡里的黔首百姓们知道,他们能过上现如今的太平日子,可不是什么地方官亦或是朝廷、老天给他们的,更不是地方的士绅以及世家大户们恩赐给他们的,而是现如今的泽乡侯、豫州牧李大人的恩赐。

  如此一来,并没有用多长时间,豫州地方百姓们就明白了,现如今他们过上的这种安稳太平日子,到底是谁给他们的了。

  老百姓虽然蒙昧,但是不代表着他们真的就傻,当听了这些朗朗上口又简单易懂的童谣之后,便也就明白了到底是谁给了他们现在这种太平日子。

  仔细想想也是,如果不是现如今的牧伯大人的话,他们凭啥过上这种太平日子?不就是牧伯大人这两年来,接连击败了董卓老贼、陶谦老贼以及袁术的进犯,还讨灭了各地的山贼叛乱等等,要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过上太平日子。

  而且自从现如今的李州牧接掌了他们的地盘之后,原本压的他们抬不起头的各种苛捐杂税纷纷被免除,原本横行于乡里的那些贪官污吏们,不是被逐走,就是被捕杀,换上了清廉的官吏,让他们的压力顿减。

  还有如果不是现如今的李州牧李大人,上任之后,开仓放赈,赈济各地饥民以及招揽流民,让流民屯田的话,他们凭啥过这种安稳日子?

  虽然这位李州牧李大人上任时间不长,可是这才一年工夫,他们家里面就有了相对充足的越冬的粮食,不必担心冬天会再被饿死了,也不用担心,开春会被饿死了。

  想一下这不都是新任的李州牧李大人的恩德吗?只要想明白了这些事情,老百姓自然而然是知道感恩的,一时间李琛在他辖地之中的声望,如同坐火箭一般的飞升而上,到处都是对他的称颂之声。

  这么一来,起码让大部分李琛治下的黔首百姓,明白了是谁对他们有恩,又是谁统治着他们,能给他们带来这种太平日子。

  但是这都不是李琛在初平三年中最大的收获,而初平三年李琛最大的收获却是来自他家中的一个喜讯。

  到了初平三年底的时候,李琛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整个李氏家族,乃至是李琛集团上下,都为之沸腾了。

  这个好消息就是和李琛成亲多年的荀娇,初平三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在这一年之中,李琛守着家,努力的耕耘之下,本来都有些不抱希望的荀娇忽然间就有了身孕。

  这一下可把李琛给乐蒙了,正在外面巡视冬季农田情况以及冬季兴修水利情况的李琛,闻听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失态了,一蹦老高,也不巡视了,直接把事情丢给了陪同他巡视的典农校尉枣祗。

  而李琛则翻身上马,一鞭子抽马屁股上,一溜烟就朝着谯县方向狂奔而去。

  这倒是把跟着李琛的许褚还有他的亲卫们给吓得够呛,一个个都赶紧翻身上马,拍马猛追李琛,一路上许褚还扯着他的大嗓门嗷嗷直叫,让李琛慢一点,等一下他们,连跑来报信的孙梁也被吓了一跳,也赶紧上马猛追。

  李琛这会儿心里面高兴的像是着火了一般,哪儿顾得上那么多呀!一路拍马狂奔,差点把他的爱马都给累趴下了。

  就这么李琛用了两天时间,才算是赶回到了谯县,进了州府的时候,州府的人已经都得知了消息了,纷纷迎接李琛的时候向李琛道喜。

  李琛嘴都咧到了耳朵后面了,一路哈哈大笑,双手抱拳一边还礼,一边脚底下跟生风了一般的朝着后宅跑。

  许褚带着亲兵,孙梁也跟着,一个个都跑的帽带歪斜,狼狈不堪,紧跟着李琛朝后面跑,这些消息他们听说了之后也高兴的要死,因为作为他们的主公,李琛这些年来始终没有子嗣,这件事也让他们感到有些忧心。

  作为一个集团的一员,李琛就是他们集团之中的老大,如果他们的主公始终没有子嗣,那么以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还有意外,万一要是李琛遭遇点什么不测,那么对于这个集团的人来说,未来就会比较麻烦。

  这些年来,李琛后宅之中妻妾始终没有所出,让不少李琛的手下为此感到担忧,甚至是对荀娇产生了一些微词,认为荀娇善妒,既然不能给李琛生儿育女,就该为李琛纳妾,为李琛传宗接代。

  但是李琛这两年却断然拒绝了纳妾的提议,而且禁止任何人提及此事,就有这么一个自以为是的下属不开眼,还真就不把李琛的话当成回事,煞有介事的给李琛上书,建议李琛纳妾,结果他的上书到了李琛手中当天,被李琛看过之后,便立即将其革职赶回了家中,公开宣布,谁再敢提及此事,也一样立即滚蛋。

  于是这才压住了一些人暗自鼓捣着,想要让李琛纳妾的想法,也没人再敢提及此事了。

  而李琛始终对待他的妻妾都很好,夫妻举案齐眉,从未传出过李琛后宅之中夫妻不睦亦或是妻妾不和的传闻,这也让不少人意识到,李琛和荀娇的夫妻关系是非常好的。

  李琛的这个做法,当然是得到了荀家上下人等的一致称赞,觉得李琛确实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特别是李琛的老丈人荀策,更是对这个女婿满意的不得了,常常感慨,自己的女儿命好,嫁了一个有情有义的良人。

  所以荀策这才出面,替李琛主持招贤馆,帮着李琛把关,不遗余力的为李琛招贤纳士,当初荀彧从袁绍那里回到颍川,其实也有荀策的功劳,荀策也曾经多次写信给荀彧,陈述李琛的种种作为,劝荀彧回来为李琛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