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8章(1 / 2)





  实验室现在的负责人是由李老和黄老共同推荐过来的一个老人。

  老人叫张援朝,听这个有点代表xing的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张老也是中科院的院士,之前在国家一个航空研究所就职。今年,花甲之年的他正好从研究所退休。

  接到李老和黄老的消息,他本来是不想再工作了的,可是等他看到“枭龙”这个项目的时候,再也没有什么考虑的,直接就过来了,顺便还利用他的影响力,带来了一些在原单位不得志而又有能力的研究员。

  对这些,徐子陵是感激不尽,期间和张老在航空领域方面相谈几次,结果是宾主尽欢,由此,张老也是认可了徐子陵这个年轻的老板。

  在来到实验室之后,徐子陵就找到了张老,把无人机项目的一部分资料交给了他。

  怎么说无论和科大那边的合作成不成功,项目还是要继续的,实验室这边的工作越早开动起来,越早就能多熟悉一些。

  尽管“枭龙”是徐子陵和科大一起弄出来的,张老带领的团队并没有参与进来,但在后续xing的开发还是由他们负责的,所以这段时间里面,他们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

  得到“无人机”的新项目,听到徐子陵的一些简单介绍,张老和李老他们一样,如获至宝,拿着资料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去研究去了,完全没有在意要和徐子陵这个老板打个招呼。

  对此在外人看起来的无礼貌行为,同样身为研究人员的徐子陵很是清楚,搞研究工作的人一旦在工作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主意,所以他也没有什么上下级的观念。

  笑了笑,也不当回事,就去忙他的事情去了。

  新的战术手表硬件构成很是简单,主要就一个微型雷达和相关的信号处理部分。

  微型雷达在徐子陵手中,和大型的雷达没有多少区别,完全没有在体积上的技术障碍,而系统硬件也相对很是简单。

  一个电路板,几个普通的军用处理芯片,完全就能够胜任了。

  实验室的人员,都是经过身份确认,哪怕是祖宗八代也是调查得清清楚楚了的,而且又签过了严格的合约,徐子陵也不怕技术泄露。

  所以他是把微型雷达方面全面交了出去,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来完成。

  研究人员在“枭龙”这个项目上面研究了不少的时间,对“鹰眼”雷达也是颇为熟悉了,有了这个基础,在徐子陵提供了详细的微型雷达技术的前提下,要弄出微型雷达来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而他自己,就是一心的弄信号处理部分和软件系统了。

  别看这只是很小的一些东西,但是要做出了,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弄好的,处理芯片的选取,电路板的设计,这些都需要经过反复的验证的。

  特别是软件系统,功能的支持,硬件的兼容xing,视窗界面,这些更是要经过一次次的调整才能够完成的。

  也幸好有狮子在,这些验证的事情压根不需要他来一次次的手动测试,让他省去了大部分的时间。

  杨凯明和李成,两人也在实验室,看着徐子陵忙这忙那的,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挺好奇的,后来干脆也不管他,两人在实验室里面拿着那些试管之类的,这里弄几滴溶液,那里弄点试剂,混合在一起看它们的反应,玩得不亦乐乎。

  当徐子陵忙完了一阵的时候,空闲下来时,他才看到两人的动作。

  看着他们两个的那种玩法,徐子陵在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无知的同时,也庆幸自己这实验室里面并没有什么危险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