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5章 收杨修(2 / 2)

第三,张绣如果受曹操的威胁撤军,就无法顾及到大局,会影响到和曹操的交战。

这是很刁钻的问题。

张绣听到杨修的询问,神情淡然,没有什么惊讶。

大争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张绣要招揽杨修,需要考虑杨修的才华。同样的道理,杨修也要考验张绣,以了解张绣是不是他想要效忠的主君。

张绣脑筋转动,快速思考着解决的方案。

忽然,他计上心来。

杨修的问题,他有了解决之法。

张绣不急不躁的道:“德祖的问题,看似麻烦,其实不难,而且很容易就能解决。要提出这个解决的方案之前,得先说文先公的处境。”

杨彪,自文先。

张绣以文先公称呼,以示对杨彪的尊重。

杨修问道:“家父是何处境?”

张绣解释道:“曹操挟天子迁都许昌,不是尊崇天子,不是真心实意拥戴天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掌控大权。”

“但凡是朝中的老臣,以及有名望且忠于天子的臣子,都遭到曹操的打压。”

“文先公是汉臣领袖,威望绝伦,领袖百官。曹操首先打压的,便是文先公。在曹操刚迁都到许昌时,寻了一个理由,便将文先公下狱。”

“得亏文先公威望高,海内尊敬,曹操也不敢胡乱动手,才得以释放。”

“如今,文向赋闲在家。”

张绣道:“以文先公的身份和地位,曹操不可能重用,甚至巴不得,文先公能离开许都,免得文先公掣肘曹操。”

“因为有文先公在,忠于天子一系人,便有了一个领袖。”

“对曹操来说,犹如头上悬挂了一柄利剑。”

张绣侃侃而谈,阐述了杨彪的处境。

这是他清楚的。

杨修听到后,眉头上扬,很是意外,张绣对他父亲的情况,竟如此了解。

张绣继续道:“要带回文先公,不需要以后,现在就可以运作,而且现在也是最恰当的时机。只需一封书信到许都,奏请天子,说在弘农郡寻到《东观汉记》的资料,需要整理。”

“在灵帝熹平年间,文先公与马日磾、蔡邕、卢植等人,共同续写《东观汉记》,编纂《东观汉记》,他是《东观汉记》的作者之一。”

“以《东观汉记》请文先公来弘农,一方面朝廷过得去,另一方面文先公也不会抵触。”

“毕竟散落的《东观汉记》资料,到处都能收集起来。”

“只要文先公来了弘农,还愁留不下他吗?”

张绣继续道:“当今的情况下,曹操忌惮文先公,导致文先公无法出仕。这样的情况下,一封书信前往,极容易办到。”

杨修问道:“曹操不许呢?”

张绣自信道:“在如今的情况下,曹操不敢不准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但正处在征讨袁术的关键阶段。”

“不灭袁术,天下诸侯如何看待许都的天子?”

“又如何看待曹操?”

“为了维持汉室的尊严,曹操必须取胜,这是他的大局。在这个时候,只要我提出请文先公来弘农郡,曹操势必会答应的。”

张绣说道:“否则我自兖州西面威胁曹操,令他无法平定袁术,后果不堪设想。”

“德祖,你认为如何?”

张绣脸上有笑容,更期待杨修的回答。

杨修感慨道:“盛名之下无虚士,张将军应变机巧,杨修佩服。”

对张绣的计策,杨修赞同。

这是最合适的计策。

一方面,曹操能顺水推舟,接触杨彪的威胁;另一方面,也能让杨彪甘心离开许都。

这是一举两得的。

杨修站起身,双手合拢,面对着张绣,郑重拱手道:“卑职杨修,拜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