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第11节(1 / 2)





  林伯还想着能有多少,结果,他叫上林婶,还有两位小厮,加上石榴,五个人来来回回搬了五次才搬完。最后一趟结束后,林婶忧心忡忡地小声道:“你说,姑娘是不是把集市上的鸭蛋都搬回来了?”

  石榴累得满头大汗:“不,姑娘是去人家家里,将人家所有的蛋都买了。”

  林婶更忧心了:“这么多,放到坏也吃不完啊。”姑娘每次做的决定,总是这样大手笔,让她看得提心吊胆,但最后都证明,姑娘是对的。希望这次也是这样吧!

  “不光是我们自己吃的,姑娘说,这些蛋主要是拿来卖的。”石榴松了口气,“我们得尽快把蛋洗出来。”

  听闻是卖的,林婶立刻上了心,马上叫来王婆子打水,她自己去拿簸箕竹筐之类的东西准备装蛋。

  洗到快三更,众人才总算将鸭蛋全部洗干净了。次日一早,陈苗苗起床,看到满厨房晾着的那白白胖胖的鸭蛋,心情美极了。

  林婶是闻到一股燃烧的味道醒来的。昨晚她三更才睡,早上还迷迷糊糊地在做梦,忽然闻到这个味道,以为是哪里着火了,一骨碌就爬起来冲出了房门。一到院子,她就看到了陈苗苗已经烧了许多草木灰,院子上空还烟雾缭绕。

  林婶一脸懵地看着陈苗苗:“姑娘,您这是在做什么?”

  陈苗苗回过头来,面上还戴着自己做的简易口罩:“烧草木灰,来腌咸鸭蛋呀。”

  咸鸭蛋不是用盐水泡出来的吗?什么时候要用草木灰了?林婶虽然心里疑惑,仍是立刻梳洗了去帮忙。陈苗苗塞给了她一个口罩,并要求她烧火的时候必须戴上,她也只有戴上了。

  让石榴帮着林婶烧火,陈苗苗就和林伯出去了。去了许久之后,陈苗苗他们带着许多袋土回来了。林婶眼睛瞪得更大了:怎么拿了这么多土?姑娘这到底要做什么?

  陈苗苗回来后就先查看了一下鸭蛋,见完全晾干了,她将草木灰和泥土加水和盐搅拌均匀,然后鸭蛋在泥浆上面滚一圈,再在单独的草木灰上滚一圈,最后就放进之前备下的大坛子里。一层一层地码着,将大坛子都装满了,最后再在坛口处压上两层油纸,再在上面盖上盖子。

  为了开店,陈苗苗买了三十个大坛子。之前腌咸菜和笋用了一大半,这会儿陈苗苗用泥土草木灰做咸鸭蛋,做了六个坛子,然后用米汤草木灰法还做了三个坛子的咸鸭蛋,最后的鸭蛋全做成了皮蛋,坛子基本上全满了。陈苗苗盖上最后一个盖子时,还在琢磨:看来坛子还不够,得再买一点。

  整个四月,陈苗苗一直在做东西。鸭蛋做完之后,陈苗苗又开始做各种花酱果酱。宅子里的冰窖里面冰已经备下了,她得为即将到来的夏天做准备。

  时间就在等待着鸭蛋腌好中一淌而过。店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等到进入五月,这几日都没过来的陈苗苗踏入店里,这才发觉,晌午店里居然都坐满了。

  看来,晴空书院的生源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那接下来,就看自己的了。陈苗苗如是想着,走向了柜台。

  此时的套餐已经改了,除了最上头的状元餐之外,其他的全改了名。这也是陈苗苗观察后修改的结果,只要有状元在,大家也不想当榜眼进士什么的,索性只留下两类,九八五和二一一餐。这样一改,倒是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撑面子选状元餐然后吃不完了。也有人问过陈苗苗为何叫这两个名字,陈苗苗微微一笑:“这是美好的祝福。”

  今日卖得最好的菜是樱桃肉。五花肉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块,如樱桃般红润晶莹的皮,搭配上微甜的口感,几乎人人都点了。陈苗苗过来的时候,第二锅都快出了。有学子不愿将就吃别的,宁愿等也要尝尝这樱桃肉,就在旁边一边交谈一边等。

  陈苗苗进柜台的时候,其中一位正说着:“我听说隔几日,黄老爷子会到书院,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也听说了。”另一位忙点头,“听闻是山长出山去请的?”

  他们后头的那位学子摇摇头:“不是山长,据说是某位大人亲自去请的,还会陪着黄老爷子在书院里住上一段时日呢。早日就听闻黄老爷子的荷花画得一绝,不知这次能否亲见。”

  荷花吗?陈苗苗心中一沉吟,抬眸间,心底已有了主意。

  作者有话说:

  既然有读者问起,我就说下吧。本文架空哈,食材调料方面架得非常空,主要是我本来就很喜欢辣椒,实在没吃过食茱萸,所以,就默认一般常见的食材都有哈。

  第28章 水晶粽

  这一日陈苗苗重新回归柜台,听到最多的就是黄老爷子要来的消息。结合了众多人话中的消息,她心中已经勾勒出了这位黄老爷子的形象:江南一位白须苒苒的古稀老人,拥有遗世而独立的独特风貌,观之忘俗,如他最爱的荷花般高洁。他十分自律,就连他最爱的酒和鱼,他也只是略吃上一些。

  如此看来,这位老爷子,是个不重口腹之欲的人,口味可能略微清淡。不过,陈苗苗相信,最棒的厨师一定能够深度挖掘出那个人最喜欢的口味。这位能被大人亲自请来书院,又引发这么多人议论的大家,说话分量一定很足。如今书院里面的饭堂都还空着,她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先博得这位老者的好感。

  陈苗苗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就将这个决心暂时存在了心底,先将另一件事放在了最前头。除了黄老爷子的消息,今天她听到的第二多的话,就是问她可有粽子卖?

  之前她就听说书院里端午那日就放一天假,料想这些人多半要去江边看看龙舟,晚上兴许会回来吃。所以她原本打算的就是在端午节当天给每位客人送一枚粽子。原因很简单,粽子实在是有些麻烦,又要泡米,又要准备粽叶,煮粽子又太过费火。上回做午餐肉就累得人仰马翻,这回她打算就有个意思即可。若是真想吃粽子,买两个不就成了。

  然而,还秉承着现代人过节思维的陈苗苗,完全低估了古代人民的过节热情。不光是客人,晌午过了,就连林婶石榴他们都来问陈苗苗,什么时候做粽子,若是不做她们好去订些粽子。还有她们已备好做五色缕和香囊的东西,什么时候动手,以及什么时候给谢家送节礼。

  陈苗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想的有多单纯。这会儿不是应有尽有想要什么随时下单的现代,很多东西得提前订或者提前做,还有更重要的是,古代,要送节礼。就算自己不吃,也得备下送出去的东西。

  所以,这日晌午一过,陈苗苗就让林伯再去买糯米,她先翻出了家里所有的糯米泡上。林伯回来一报账,听闻糯米一斤都涨了两文钱,陈苗苗暗暗肉疼了一下。明年,不,下回她就不会再犯这样的失误。

  通过这段时日的观察,陈苗苗对于学子们的口味已经有了许多了解。总的来说,偏好肉类,还有些喜甜。陈苗苗几乎没纠结,就备下了各色果脯、豆类、枣子等,做了豆沙、蜜枣、红豆粽、绿豆粽、八宝粽子各色甜粽。粽子与咸鸭蛋拼成的端午礼盒一推出来,全被订购一空,咸鸭蛋就只剩下了两坛。好在陈苗苗提前留下了谢家的部分,不然这节礼就又抓瞎了。

  剩下了大约一百斤米,陈苗苗做了鲜肉粽、咸肉粽、蛋黄肉粽,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谢家,剩下的一挂出来,就又被抢完了。早知如此,她就多辛苦两天。几天的收入换接下来一两个月的咸鱼,岂不是很划算?

  将金黄透亮的咸鸭蛋黄放进糯米时,她脑袋忽然灵光一闪,连忙将这个粽子缠号好,剩下的交给林婶去包,自己转身进了库房。

  陈苗苗转身端出了一大盆面粉。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放置一个时辰后,又再加水反复揉搓,将淀粉洗到水里。如此反复加水四次,直到洗不出淀粉。将淀粉水过最细最细的筛子,放置到一旁等它分层。分成后,将上层的水倒掉之后,剩下的部分用火烤干,就是小麦淀粉了。

  随后陈苗苗拿出了为了做奶茶里的珍珠而专门做的木薯粉,与小麦淀粉混合。用这样的粉来包粽子,里头放上豆沙、樱桃果脯等做馅儿,蒸出来的粽子里头五彩缤纷,外头晶莹透明,十分好看。

  谢老爷的女儿名叫谢雨霁,比陈苗苗还小两岁,一见就喜欢上了,一一解开来看,筷子拿起又放下,最后叹了口气:“这个粽子实在太好看了,我都舍不得吃了。姐姐,这是什么粽子啊?”

  陈苗苗嘴角一勾:“这叫做水晶粽。在最美味的时刻,让品尝的人吃着开心,这才是食物最大的价值不是吗?这会儿就是它们最美味的时候,千万别错过啊。”

  谢雨霁一听有道理啊,忙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夹起一个。粽子很小,两口就是一个。一入口,谢雨霁眼睛都亮了,却仍旧不忘将东西全部咽下才开口说话:“这水晶粽真是又好看又好吃,简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粽子了。”

  一旁的谢夫人掩嘴笑了,也夹起了一个樱桃馅儿的尝。透明的皮饱满弹牙,没有普通粽子那么粘牙,甜润的内馅儿融化在舌尖,让人欲罢不能。谢夫人一气儿吃了三个不同口味的,这才停了下来。崔氏也不遑多让,也用了三个。

  陈苗苗适时地拿起了食盒,站起身来:“吃了粽子难免有些腻,我给大家做个小菜爽爽口吧。”

  崔氏也连忙起身,问明了陈苗苗想要的东西后,忙让人去拿。今日端午节宴摆在园子里,厨子们也就将临时厨房摆在旁边的抱夏里,各色都是齐的。不过一盏茶工夫,云影和花容两个丫鬟已合力端着一只大盘子出来了。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盘子中盛着洁白透明的像是面条一样的面皮,但是比面条要宽一些。上面累放着才摘下来最嫩的新鲜黄瓜丝,择了根绰过水的豆芽,还有一种黄黄的切成方块状的东西。最上面撒上了葱花、蒜末、香菜和芝麻等。

  陈苗苗手中端着调料,本要自己来拌,无奈崔氏怎么都不让,只让她坐下。陈苗苗只得将调料碗递给云影,低声吩咐了两句。当调料一淋上去,那鲜红透亮的辣椒油从顶部缓缓流下时,在场的人齐齐吞了口唾沫。

  等到拌匀分成小碗后,谢老爷迫不及待地尝了一根。柔软弹牙的面皮裹满了料汁,酸辣鲜香的味道席卷口腔,再咬上一口爽脆的黄瓜丝和豆芽,粽子的甜腻一扫而空。最神奇的是那方块,吸饱了汤汁,一咬,所有的汁液溢满舌尖,在味蕾间绽开。方才觉得已经吃不下了,这会儿又觉得好像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