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胡善祥第40节(1 / 2)





  梁君话糙理不糙,汉王妃双目放空,“一个被丈夫厌弃的妻子如何与宠妾相争?算了吧,何况,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终究一个土馒头。王爷所图之事,我清楚的很,他不满当一个藩王,就像不想娶一个平民女子当王妃一样,他想娶豪门贵女,坐龙椅、当皇帝。”

  “他执迷不悟,我曾经试探着劝过他,太子和皇太孙是大明正统,纵使王爷风头一时能压过东宫和皇太孙宫,终究失了礼法,王爷气急,打了我一巴掌,骂我出身低微,没得见识,鼠目寸光。”

  汉王妃嘲讽一笑,“王爷这样下去,终究会走向毁灭。汉王府注定覆灭,我只是早死几年,先走一步而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在奈何桥上等我两个儿子,和鬼差好好聊聊,下辈子莫要再让他们投胎帝王家,天家无情。”

  汉王妃早就有消极厌世之意,她身为妻子,无法挣脱丈夫的控制。儿子们身为人子,也无法反抗父亲的操控。

  汉王不甘心当藩王,非要争夺储位,宁可拖着全家一起毁灭,她和两个儿子都无法也不可能阻止,他们母子三人早就绑在汉王府这艘船上,等待沉船覆舟的结局。

  汉王妃现在活着,其实是个活死人了。

  当年万里挑一选秀出来的平民王妃啊,就这样在皇家婚姻中凋零枯萎,犹如行尸走肉。

  无论梁君如何劝,说干口舌,汉王妃都是一副入定状态,什么都听不进去。

  梁君比当年病饿交加、倒在街头等死时还要绝望,哀莫大于心死,他能救王妃的命,救不了她的心。

  没有人能够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有人能够劝得动一个一心等死的人。

  梁君离开了庵堂,临走时,到底心有不甘,偷了汉王妃的铜镜,来到京城,他要想法子接近汉王世子朱瞻壑、再用鸾凤铜镜考验他,看他会选择站在“争储位大业”的父亲汉王这边,还是站在出身低微的母亲平民王妃这边。

  梁君是孤儿,深知人性是最禁不起考验的。虽然俗话都说“宁跟讨饭的娘,不要当官的爹”,但在现实里,绝大部分人会选择跟着当官的爹,不要讨饭的娘。

  所以梁君并没有直接找朱瞻壑摊牌,他需要暗中观察世子是什么样的人。

  汉王世子身在宫廷,梁君一个流浪汉无法靠近,正好看到了幼军选拔的告示,就从皇太孙身边入手,加入了幼军。

  听到梁君交代了来龙去脉,朱瞻壑问道:“你为何要杀了锦衣卫百户?还是在端午节龙舟赛那天?你就不怕暴露?”

  梁君说道:“那个百户认出了我,他在南京的时候,曾经是王妃的护卫,王妃去积善堂救济孤儿时,他跟在旁边,所以认识我。那天在中/南海他认出我以后,追问为何我明明是王妃的人,却加入幼军,还改名换姓,我想法子把他骗到厕所里,杀了他灭口。”

  “杀人埋尸之后,我推测你一定会找他的下落,就把铜镜放了出去,想知道你发现王妃铜镜后会怎么做,是选‘讨饭娘’,还是继续跟着‘当官爹’奔赴前程。但可惜,铜镜这个线索被皇太孙的人捷足先登了。”

  朱瞻壑自嘲一笑,“原来你一直没有被我收买,你愿意当我安插在皇太孙那边的眼线,不是为了钱和官位,只是想暗中观察我。看我母亲是不是白养儿子。”

  “没错。”梁君说道:“当我看到世子殿下向皇太孙请辞,带着太医去青州府看望王妃,我就知道世子殿下心中是有母亲的,并非王妃说的母子关系疏远,所以决定将此事全部告诉世子。”

  朱瞻壑目光一冷,“你就不怕我为了前途抛弃讨饭娘,替父王掩盖真相,杀了你灭口?我可不是什么好人,我的野心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梁君说道:“上个月胡女史被奸细算计绑架,殿下放下以往矛盾,与皇太孙齐心协力救人,可见殿下在人命和大是大非面前是可以一信的。”

  朱瞻壑说道:“你刚才也说了,人性最经不起考验。”

  梁君双手一摊,无所谓的说道:“王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尽力报答过了,无论结果如何,死而无憾。世子就是现在杀了我,我到了黄泉之下,也是有脸恭迎王妃的。”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情多是枕边人。朱瞻壑深吸一口气,我的父王,我在北京谋皇位,你在青州虐我娘。你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朱瞻壑连夜启程,赶往青州。汉王妃在庵堂苦熬,一场中风,身体便垮了,等到朱瞻壑赶到时,已油枯灯尽,失去了意识,到了半夜就去了。

  郭侧妃在一旁哭泣,汉王也做出一副悲伤的样子,藩王府所有人都在说王爷如何着急、如何亲自登门请名医;郭侧妃如何衣不解带伺候汤药等等。

  整个汉王府都是帮凶。

  朱瞻壑向来对家事不上心,一心为父王争储位,身边除了元宝,都是父亲的耳目,若不是从梁君那里知道真相,他根本不会对母亲的死因存疑,真的认为母亲死于中风。

  汉王命人赶到两京报丧,对着朱瞻壑叹气,“你母亲的病来得快,中风不好治,怕你担心,就先瞒着你,没想到她会走的这么快。”

  朱瞻壑木然的往火盆里投着一张张纸钱,“生死有命,儿子本想为母亲争一个世间最尊贵女人的宝座,没想到母亲命薄,无福消受。”

  见长子并无疑惑,汉王放下心来。

  朱瞻壑心下齿冷,说道:“父王,母亲虽然故去了,儿子的志向还是没有变,会鼎立协助父王达成心愿,希望将来能够亲自将母亲牌位送进奉先殿。”

  汉王大喜,面色沉痛的将手按在朱瞻壑的肩头,“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朱瞻壑乘机说道:“只是,儿子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父王答应。”

  汉王说道:“你说,你是我的嫡长子,将来我的都是你的。”

  朱瞻壑说道:“儿子希望父王空悬汉王妃之位,儿子实在不想称呼母亲以外的人为母妃。”

  郭侧妃一心想扶正为汉王妃,朱瞻壑不准任何女人染指她母亲的位置,两者矛盾。但是对汉王而言,当然是先哄住长子帮他争皇位重要了,至于郭侧妃……反正他的女人,当然要听他的,纵使她不甘心,妇人身处后宅,翻不出浪来。

  汉王抱着儿子,“好,我答应你。我父皇也是在我这个年纪失去了母后,从此再也没有立继后,我也要和父皇一样。”

  朱瞻壑也回抱父亲,看着母亲的牌位,他暗暗发誓:母亲,这里烂透了,终有一日,我会将整个汉王府与你陪葬!

  办完了汉王妃的丧事,朱瞻壑回到北京城,正好赶上九九重阳节,皇太孙按照旧例摆了宴席,请京城百岁老人们赴宴。

  朱瞻壑警告朱瞻基:“到了敬酒环节之后,你假装喝多了身体不适,要我替你下场与这些百岁老人嘘寒问暖。”

  “为何?”朱瞻基问。

  朱瞻壑说道:“里头有汉王的死士冒名顶替成百岁老人赴宴,他拐杖里藏着刀,伺机将你刺杀,并自称是为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复仇。”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朱瞻基不敢相信的看着好弟弟。

  朱瞻壑呵呵笑道:“没错,我以后就是你在汉王府埋得最深的卧底了。有我在,汉王想和你争?我看他是想屁吃!”

  第60章 猛打 转眼间,就到了永乐十五年。这两……

  转眼间,就到了永乐十五年。

  这两年监国岁月,朱瞻基第一次尝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是什么滋味。朱瞻壑就像给他插上了一对翅膀,他可以尽情的遨游,不用分心如何应对汉王的刺杀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