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胡善祥第21节(1 / 2)





  胡善祥走到一家有白莲教暗记的点心铺,结了一个类似道家莲花印的手势表明是自己人,低声对老板说道:“后面的大斗笠在跟踪我,拦住他。”

  胡善祥买了包蜜三刀,走走停停,像是闲逛,过了一条街,一个妇人提着夜壶蓦地从小巷子里跑出来,去追前面走街串巷收夜香的车,由于太着急,正好撞到了大斗笠,泼了大斗笠一身。

  胡善祥躲在暗处,看着大斗笠脱去臭气熏天的衣服,摘了斗笠,露出真容。

  娃娃脸,壮汉身,正是汉王世子朱瞻壑身边的宦官元宝。

  汉王府。

  朱瞻壑捏着鼻子,指着跪地求饶的元宝,“你你你!叫我说你什么好!上一次要你在半个时辰之内搞到胡善祥的来历,结果除了她的名字,你什么都不知道。今天要你跟踪她,人跟丢了,还搞得臭烘烘的回来,你简直比幼军还废物!”

  经过这些日子耍猴戏般的擂台选拔,幼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的名声已经“享誉”全城,无人不知。

  “不是奴婢不努力,实在今天运气不好。”元宝膝行几步,“求世子殿下再给奴婢一个机会吧!”

  朱瞻壑一推手掌,“你别过来!滚远一点说话。”

  元宝往回爬,说道:“奴婢回去洗个澡,在端敬宫附近蹲守,总能再等到胡善祥。”

  朱瞻壑怒道:“那你还不快滚!”

  元宝走后,屏风后面有人说话,依然是不阴不阳的语气,“幼军鱼龙混杂,什么人都能混进去。成立之日,皇太孙必会亲自检阅,我们已经在幼军里安插了几个刺客进去,检阅的时候自称白莲教,为佛母复仇,刺杀皇太孙。”

  朱瞻壑焦躁的一脚踢翻了屏风,“皇上就在北平城,所有的锦衣卫、暗卫也跟着回来了,你们敢在皇上眼皮子底下闹事?山东德州的大好机会被你们浪费了,敢在太岁爷上动土,你们都嫌命长!给我消停点!”

  真是诸事不顺。

  山东菜馆,唐赛儿送给胡善祥灰扑扑的粉盒,白皙的脸变得灰黄,还在鼻梁和脸上贴了星星点点黄褐色的斑,甚至还有两颗以假乱真的痘!

  镜子里娇俏的少女立刻变成了正在长身体的上火长痘少年。

  她取了一件男子夏天时穿的竹编的马甲,叫做竹衣,要胡善祥贴着里衣穿上,竹子有韧性,这样她的胸就变得扁平发硬,穿上外袍,显得肩膀和腰身都变宽了,像男子体型,即使把手放在胸脯上,有竹子的隔绝,也不会发觉是女儿身。

  唐赛儿说道:“易容最难的是声音,需要练好几年口技,你肯定学不会,尽量少说话,沉默寡言。言多必失。”

  胡善祥点头,说道:“幼军里都是一群臭男人,我有些打怵,唐姐姐这里有没有女子用来防身的东西?”

  唐赛儿眉毛一挑,“有的是。都是行走江湖必备之物。”

  唐赛儿给了她许多“好宝贝”,胡善祥简直开了眼。

  幼军的营地在城区东南角,明智坊草场,地处偏僻,是给驻扎在京城的各个卫所的马匹提供草料的地方,一片旷野之地,仿佛置身草原。

  明智坊草场右边就是贡院,前面是盔甲厂——盔甲厂不产盔甲,其实是大明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兵工厂,这东西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设立的地方最偏僻,远离热闹繁华的城区。

  从各地选拔出来的幼军们就在明智坊草场上扎营操练,等待皇太孙的检阅。

  朱瞻基化名为“木头”,混进了幼军,是第七营的一员小卒。五万幼军一共分为十个营,每个营地五千人。

  他一大早就来了,和营地里的五千人练了半天,根据旗帜和鼓声,锣声来变化队形。

  鼓声加红色三角旗向东走,锣声加黑色三角旗向西走。

  鼓声加红色四方旗往南走,锣声加黑色四方旗往北走。

  这是最最简单的队列变化,朱瞻基觉得三岁小孩都能理解掌握,但是幼军的表现让他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大明军人的参差。

  只有差。

  一个营五千人,至少一半的人前后左右都分不清楚,闭着眼睛走!

  号令响起,就像一篓子螃蟹倒在了校场上,一群人前后左右瞎走,像螃蟹似的横冲直撞。

  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都以为对方走错了,都被撞得满肚子怒火,都是一言不合就打架。

  明智坊草场变成了群殴现场,大伙捉对厮杀,乱成一锅粥,无论教官如何怒吼、都无济于事。

  教官骂道:“你们这些渣渣!垃圾!你们不配当军人!早知如此,早饭就不该让你们吃的太饱!饿着肚子看你们怎么打架!”

  教官越骂越不堪,后来还口口声声要和这群幼军的亲娘或者其他女性长辈们发生不可描述的肉体关系。

  幼军不堪受辱,干脆把教官从马背上拖下来,无视下官必须服从上官的军纪,挥拳就打。

  骂声打架声哭叫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啊。

  朱瞻基被夹杂在这群横冲直撞的螃蟹中就像洪流里的一片浮萍,身不由己,他不打人,但是有人打他啊!

  打他他当然会自保反击,就这么被动的陷入其中,他也不知道打了几场架,随波逐流,想跑到边缘,远离“战场”都做不到,只有打架、再打架,总有人对他提起挑战。

  他的暗卫也被洪流冲散了,找不到他。

  幼军就像一个黑色的染缸,朱瞻基一块白布跳进去,染成了黑色,和普通幼军一样,厮打在一起。

  胡善祥因要准备易容和防身之物,姗姗来迟,看到校场上乱成一锅粥的场景,她登上旗楼也看不清楚朱瞻基在何处,所有的教官怕被卷进这群疯子里打架,已经提前离场,没有人管,就等着幼军们打累了,自然会停手,自生自灭。

  教官们都是军户出身,世代为军,瞧不起这些非军户出身的“杂种”。

  胡善祥担心朱瞻基死于混战——连德州凶险的刺杀都逃过了,这次要是死在自己的护卫队手里,岂不是贻笑大方,连死都死的那么不光彩?

  胡善祥疯狂的敲钟,这表示演练结束,大家住手,列队回营。

  但是,钟声都传到了邻居盔甲厂上空,校场的幼军们依然对钟声充耳不闻,照打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