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授命(1 / 2)





  “他们家里已经废弃,村子里的老人也都说了不少关于郑业的事,也指路说,要找郑业,就来东海城。”看封何华陷入沉思,左悠之又接着说道,“我在想,我们见到的郑业,是否会是两个人所扮的。”

  “有可能。”封何华盯着桌面上的那张纸,“最快捷的法子自然是直接从那狱中前去,只是若如此行事,则势必会打草惊蛇,引起林成义警觉,他在做的事,祭海也好,别的也罢,想来都是不能叫人知道的肮脏龌龊玩意儿。”

  “堂兄机敏过人,不会有事,云晃已经带人去搜寻了,你我为今之计,也只有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能让林成义发现异样。”

  之后几天里封何华照常去检查东海郡内外的卷宗,云晃每天带着人在东海城内外穿梭着找左道之以及那个刻痕的线索,而左悠之每日里在逸园里翻各类风土志,试图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这期间自然也是去问过方宜的,只是方宜是外地人士,盯着那东西看了许久,仍旧是不识得。又斗胆问道,“敢问太子妃,事情查得如何了?何时可还亡父一个公道?”

  左悠之自然无法给她答复,只得说道,“是早晚的事,定会给方将军一个公道。”

  等到封何华晚上回了逸园,二人对云晃一无所得的查探结果相对无言。

  “自那日道之给我们传递消息已经整整三天了,却没个结果。”封何华心情烦躁,晚膳都不想用。

  “你这几天过度操劳,明显瘦了,再不吃饭怎么行?”左悠之劝她,“你要查林成义,若是饿垮了身子又该怎么办?”

  “先撤下去吧,等一会儿饿了再吃。”封何华叫王方,“把方宜带来吧,本宫有些事要问她。”

  不一阵子方宜便进来了,身边跟着两个天门卫的人,身躯瘦小,穿着天门卫的衣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参见太子殿下。”方宜跪下行礼。

  “你是在何处发现林成义祭海的?”封何华也没叫她起来,就这样直接问话,“这几日,本宫的人把东海城附近都搜罗了一遍,未曾见到有丝毫关于祭海的事。”

  “回太子殿下,都是亡父血书中所说,亡父当初亲眼所见。”方宜磕了个头,“海中有异兽,家父正是因为这个,不愿同那贼人同流合污,才遭了不测的。”

  “再提到祭海,方将军血书中说林成义放纵下属劫掠百姓,以及残虐无能等,本宫这几日并未看出来,反倒是林郡守手下的将军们个个爱兵如子,体恤孤老,而林郡守本人也并非无能。”封何华接着说,然后盯着方宜。

  方宜丝毫不慌乱,抬起头与封何华对视,神色倔强,“太子殿下,眼见未必为实,殿下若是扮作平民百姓,看到的可还会是这等光景?”

  “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本宫也派了人到各处的乡镇去查探,未曾见到过你所说的劫掠等情况。”封何华反驳她,“况且,连一丝痕迹都没有,这隐藏手段要有多好。”

  方宜一时无言以对,只得再次叩首,“亡父血书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

  尽管是跪着,她的腰背却挺得笔直,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般,话语铿锵有力,十分坚定。

  次日傍晚,林成义才从林家老宅赶回了东海城,一进城便直奔逸园拜见封何华。

  “林郡守免礼吧。”封何华示意他起身,看他落了满身的雪,吩咐侍女给他拿了巾帕来擦拭。

  “这几日里,本宫把一年来的东海郡各类卷宗都查过了,未曾发现问题,林郡守大可安心。”封何华主动开口提起这事,“东海郡能如此安稳,也多亏了郡守的操劳。”

  “微臣职责所在,太子殿下如可夸赞,微臣实在是惶恐。”林成义起身见礼。

  封何华叫他坐下,“照着以往的惯例,接下来的几日郡守带本宫在这东海城里四处走走吧,本宫与悠之也好看看这东海城的风土人情。”

  “是,微臣遵命。”然后他又接着问,“臣斗胆问一句,关于李天兴家人的处置,臣该如何回应地方上的长者们?”

  发现封何华有些不解,他继续解释,“李家在郡台城颇有名望,当地的长者们与李天兴的父亲交情不浅,先前李天兴事发之时便有长者们来阻拦,试图保他性命,李天兴罪孽实在深重,臣便禀明陛下判了他死罪,那些人见保他无望,便意图保其家人无罪,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叫他们那一家在牢里关了这般久。”